盖钧镒院士:发展南方大豆种业,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大豆产量曾居世界第一
我国曾经是大豆出口国,大豆产量曾居世界第一,展南作但随着美洲诸国大豆产量跃升,豆种1996年之后,进国际合我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带一路大豆进口国。目前,盖钧我国年需求大豆约1.15亿吨,镒院业推但大豆自给率仅为18%左右。展南作
国产大豆如何提升产能,豆种降低对外依存度?日前,进国际合第二届“一带一路”粮食安全论坛暨2024年热带农业科技合作国际学术交流会上,一带一路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作主旨报告,盖钧为中国大豆种业可持续、镒院业推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作主旨报告,剖析国产大豆的现状与困境,为中国大豆种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向。
提升大豆产能的三大主攻方向
从盖钧镒院士的报告来看,提高国产大豆产能有两条路,一是依靠科技发展提高亩产量,二是扩大种植面积。盖钧镒指出,中国大豆的发展应落实扩面积与提单产并举、种业与种植技术并举的措施,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开发盐碱地种大豆和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是提升大豆自给率和产能的三大主攻方向。
在我国大豆市场,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用,做豆制品、豆浆、豆腐等,年消费量在1300万-1500万吨;进口大豆主要用以解决养殖业的饲料需求和食用油料。据统计,2023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为1.57亿亩,产量约为2084万吨,为满足1.15亿吨的大豆年需求量,仍需要大量进口其他国家的大豆。
盖钧镒现场给大家算了一笔账,扩种1000万亩地来种植大豆,能产生150万吨大豆,对满足我国大豆需求而言杯水车薪。“现在,我国有18亿亩耕地,盐碱地占1亿亩左右,即便盐碱地都用来种植大豆,也不过是1500万吨左右的大豆产量,还是远远不够。”盖钧镒说。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是在稳定玉米产量的基础上,增收一季大豆,在土地紧缺的情况下,是解决大豆供需矛盾的一种方法。”盖钧镒介绍,目前,带状复合种植稳步推进,在17个省1354个县开展试点,参与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到12万多个,共完成2016万亩、比上年增加509万亩。
盖钧镒预测,未来,中国大豆种植模式可能是“1.5亿亩单作+5亿亩间套”,以此来缓解我国对大豆需求的高压。
产学研结合的育繁推种业体系
种业发展,历经了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小型种业1.0时代,规模化、机械化的种业发展2.0时代,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种业3.0时代,融合互联网的高度智能化的种业4.0时代。
“中国种业起步较晚,但我们也开始了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育种技术为代表的3.0时代,正在争取向种业4.0发展。”盖钧镒指出,目前大豆种业公司大都是经营型或过渡型企业,要加快“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盖钧镒建议,企业发展要考虑两条腿走路。大型种子企业要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体系。经营型、过渡型的企业要跟研究单位紧密结合,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体系。最终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结合的种业发展体系。
“要全面考虑种业4.0创新发展的情况,应用各方面现代科技成果。”盖钧镒指出,做精准的基因型鉴定,更要做精准的表型鉴定,还要有高通量快速鉴定。生物技术要综合利用各类性状的自然变异和创新变异,要延伸到育种家实际应用的“最后一公里”。要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功能和智慧育种,包括表型、资源、基因型、环境等方面。还要发挥目前已有高产品种的潜力,培肥地力是关键。
大豆南下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我国大豆优势主产区主要位于东北、西北等地。“南方有着丰富的大豆资源,扩种大豆潜力大、底气足。”盖钧镒认为,美洲纬度较低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能种大豆,亚洲的低纬度地区自然也可以种大豆。
南方大豆育种,在海南已有成效。盖钧镒介绍,他们团队筛选了4个南方普通大豆和3个菜用大豆,进行高产试验,初步产量结果显示,“南农99-6”在2.5万株高密植条件下产量高达307.9kg/亩,“华夏21”两年平均239.0kg/亩;菜用豆“浙鲜84”两年平均亩产852.9kg,比海南当地品种增产18.4%。
盖钧镒表示,今后,希望南方大豆产业可以跟“一带一路”结合起来,共同推动大豆产业发展,互利共赢。“一些南方大豆品种广适性强,对比东南亚当地品种优势明显。2022年8月,我们在老挝首都万象地区开展试验示范工作,相比当地对照品种万象2号,我国大豆生育期缩短4-14天,产量增加11.4%-34.3%。”
去年,以立足三亚、服务海南、面向南方、延伸‘一带一路’为使命的‘一带一路’大豆生物育种海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在三亚落户,这是发展南方大豆种业,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行动。盖钧镒介绍,中心将开展大豆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推进热带大豆高产品种鉴定,热带大豆抗虫、耐涝、耐盐种质资源鉴定和育种利用等,推动解决大豆“卡脖子”问题。
【统筹】杨鹏 李少泽
【记者】钟海芳
【来源】南方农村报
【盖钧镒院士:发展南方大豆种业,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大豆产量曾居世界第一】相关文章:
1.中消协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新型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供给仍显不足
- 1两家私募公司违规出借期货账户被罚
- 2农村科技特派员“送技下乡”,助力清远养殖业酷暑中稳健发展
- 3新疆兵团三师企业组团赴第十四届“喀交会”谋机遇拓市场
- 4赋能乡村振兴“新农人”,2024年广州市从化区高素质农民经营管理型培育班圆满完成
- 5关于六安城区雨污水管网修复封路施工公告
- 6肇庆半决赛战幕拉开,30强选手你pick谁?
- 7火热征集中!中国首届县域品牌擂台赛等你来
- 8今日开渔!深汕渔船出海争“鲜”,吃货有口福了
- 9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原副秘书长薛寅君接受审查调查
- 10大有食品:凉果沁人心脾,滋润了新疆的秋|老字号风采③
- 11萤火奇妙夜点亮广深自然教育
- 12包揽两项大奖!广东省农科院质标所助力科技政策宣贯
- 13韩德洙宣布参选新一届韩国总统
- 14广东水稻单产提升技术指南
- 15多图吸睛!农友会第八届新农人节暨地域美食食品品牌展览会盛大启幕
- 16大有食品:凉果沁人心脾,滋润了新疆的秋|老字号风采③
- 17宁波高速部分路段持续大流量,这些景区停车场已饱和
- 18萤火奇妙夜点亮广深自然教育
- 1清晨突发地震!震感强烈!救援人员已赶往震中!
- 2打call!中山第二场海选晋级选手揭晓
- 3奥运冠军来了!8月23日邀你一起县博会看“星光大道”展销会
- 4火热征集中!中国首届县域品牌擂台赛等你来
- 5监管层就新规征求意见 资管业将迎“强信披”
- 6肇庆半决赛战幕拉开,30强选手你pick谁?
- 7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
- 8第一届大湾区校园防溺水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即将开启
- 9宿州市劳动模范胡文华:发展中草药种植 带领乡亲致富
- 10资助有爱!广财师生赴江门新会开展国家资助政策下乡行
- 11广东财经大学创意助农实践团:深度体验新会陈皮的人文之韵
- 12七夕与储良龙眼双向奔赴!主流媒体组团深入高州采风
- 13集体下架!抖音、微信、淘宝、快手接连公告
- 14“乡村规划师” 把脉,助力新会会城茶坑村“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
- 15赋能乡村振兴“新农人”,2024年广州市从化区高素质农民经营管理型培育班圆满完成
- 16广东+23!新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公示
- 173.5%时代或将结束!这类产品火了 释放什么信号?
- 18立足三大关键点,南海“养鱼经”在全国遍地开花